手机:15805319793
电话:400-666-5698
首页 > 新闻公告 > 行业动态

劳务派遣工如何解决劳务纠纷?

劳务派遣工处理劳务纠纷时,可遵循以下程序和注意事项:

一、纠纷处理流程

‌协商解决‌
优先与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直接沟通,明确争议事项并提出解决方案。此方式高效且利于维持合作关系。

‌申请调解‌
若协商无果,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、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第三方申请调解。调解协议经双方确认后具有法律约束力。

劳动仲裁‌

申请时效‌:需在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1年内提交书面仲裁申请。
提交材料‌:劳动合同、工资支付记录、工作证、社保缴纳证明等劳动关系证据。
被告主体‌:争议涉及派遣单位的,以派遣单位为被告;涉及用工单位的,可将其与派遣单位列为共同被告。

提起诉讼‌
对仲裁结果不服的,应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。诉讼阶段需补充更完整的证据链支持主张。

二、责任主体认定

派遣单位责任‌:工资拖欠、未缴社保等争议,直接追究派遣单位责任。
用工单位连带责任‌:因工作环境、岗位安排等导致损害,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。

特殊情形‌:若派遣单位已注销且未履行清算通知义务,原股东或清算组成员需承担赔偿责任。
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
证据保全‌
保留劳动合同、考勤记录、工资转账凭证、工作沟通记录等,作为主张权益的核心依据。
时效把控‌
仲裁申请超1年时效可能导致败诉,需及时采取法律行动。
‌多重救济途径‌

对同一争议可同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要求行政机关介入调查。

四、争议焦点应对示例

争议类型处理要点
工伤赔偿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连带赔偿,派遣单位注销后追责股东
违法退回起诉用工单位并要求恢复岗位或赔偿损失
社保欠缴仲裁要求派遣单位补缴并承担滞纳金

通过以上结构化处理方式,劳务派遣工可系统性维护自身权益,避免因程序错误或证据不足导致维权失败。



上一篇: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有赔偿吗? 下一篇:关于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动者的关系